四川省源地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源地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网站!
您暂无未读询盘信息!

咨询热线:

4009639991

四川川芎基地

简介—— 四川川芎 基原: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产地:四川采集: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

  • 川芎

详情内容/ content details

手机扫一扫

四川川芎   

基原: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产地:四川

采集: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

质量标准:药典标准

包装:塑编袋

规格:50kg/袋c



川芎特点及习性

川芎为四川地道药材,为伞形科植物,以干燥的根状茎供药用。主产于四川省什邡、都江堰、崇州、彭州、新都等县(市),栽培历史悠久,药材质量更佳,享誉中外。但因农户栽培技术掌握不好,大多产量不高,徘徊在250-300公斤左右。相对于中药材种植的多为农户和小企业,种植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低下。我公司以四川农业大学作为技术指导,采用规范绿色栽培方式对川芎品种进行选育、复壮,运用高效快繁方式建立中药材优质种源基地,向产区提供优质栽种,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无公害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生产的川芎,大大提高产品有效成分含量、降低药残含量、重金属含量,提高产品产量,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公司已取得川芎有机转换认证证书。

四川川芎是浅根性植物,喜温暖湿润,怕暴热、高温,较耐寒。在年平均气温15℃左右,气温高至34℃,气温低至5℃,年降水量12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生产上主要采用无性“苓子”繁殖。

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育苓地:宜选阳山,或半阳山的荒地或熟地。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好。除净杂草,就地烧灰作肥。翻地深约25厘米,耙细整平,作1.3-1.5或1.7-1.8米宽的高畦。

坝区种植地:宜选地势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较高、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川芎多栽培于水稻田或砂壤土中,不宜选用冷沙土或过于粘重的黄泥、白鳝泥、下湿田等。

川芎的前茬多为水稻,少数是早玉米。整地方法:一是不耕地,收完水稻割去谷桩,开沟作畦,称为“栽板秧”。二是犁田,耙后再开沟作畦,一般畦宽1.6米,沟宽30厘米,沟深约25厘米。畦面呈龟背形,高10-13厘米。

二、种植方法

繁殖种栽

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将坝区未成熟、健壮的川芎(俗称“抚芎或奶芎”)挖起,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运到山上穴栽。抚芎建议是正山系培育的,忌用土苓子和细山系培育的。行株距24-27厘米,穴深6-7厘米,每穴1个,小抚芎可种2个,芽口向上,以利萌芽生长。每亩用抚芎150-250公斤。用腐熟堆肥羊粪或灰肥400-500公斤,油枯粉75公斤混合穴,再施碳能生物菌肥作基肥,常规施肥量每亩100-300千克。其产品作用可以通过微生物转化,抑制有害菌群,减少土壤病虫害;吸附和钝化土壤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提高川芎品质;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其根系活力,促进光合作用;丰富土壤矿物质,增强作物抗逆性,促进作物增产;缓冲土壤温度和湿度变化,促进土壤保水保肥。后覆土平穴。

苓种的收获与贮藏

传统贮藏:小暑后,当茎节盘显著突出,略带紫褐色,茎杆呈紫红色时选阴天或晴天早晨及时收获。一般连株拔起,剔除病株或茎杆腐烂的植株,去掉叶子,割下根茎,捆成小捆。置阴凉的山洞或室内,温度不超过30℃,地上铺一层茅草,把苓杆交错堆放上面,再用茅草盖好,每周上下翻动1次。立秋前后取出作种。

低温贮藏:我公司将传统储存改用种子低温保存技术,就是将川芎苓珠保存在5℃左右的环境中一到两个月,苓珠中水分含量降到较低的水平,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使其处于休眠状态。在待到播种时直接将苓珠播种,有助于提高种子出芽率。

苓种的切割、分级与处理:苓种按节割成3-4厘米长的段,每段中间有突出的节盘1个,即"苓子"。每根茎杆可割6-9个苓子。每100公斤抚芎产苓种200-250公斤。

苓子按茎杆大小和部位分级:大的叫“大当当”,较大的叫“大山系”较细的叫“细山系”,大小适中的叫“正山系”,靠近地面的叫“土苓子”。各种苓子要分别栽种,以保证出苗和生长整齐。实践证明,正山系更好,土苓子次之。细山系和大山系再次之,大当当和纤子更次。

苓子分级后,需进行挑选。选择健壮饱满、无病虫害、大小一致、芽咀全的苓子作种。

预防茎节蛾的危害,栽前要进行消毒。一般多用烟草水浸泡。每40公斤开水放入2.5-3公斤土烟杆(烟骨头),盖严闷,自然冷却,用手搓揉土烟杆,再浸1天。取出土烟杆,浸泡苓子,30分钟后,再取出苓子,晾干即可栽种。或用烟骨头和麻柳叶各5-6公斤,加水煮沸,滤液冷却,浸泡苓子24小时,取出后清水洗,晾干后栽种。

种植

一般于立秋前后为宜,迟不过处暑。选晴天,边整地边栽种。栽种时,按行距30-36厘米在畦上横向划沟,深2-3厘米。然后,顺着沟的方向,用手将苓子斜放沟内,轻按土中,节盘上的芽咀向上或向侧。入土不宜过深或过浅,每沟等距放苓子8个,行与行之间的两端各栽苓子2个,称"封口苓子"。每隔10行的行间再栽1行密苓子,约10个左右,称“扁担苓子”。“封口苓子”和“扁担苓子”可作补苗或起挖抚芎用。每亩用苓子40公斤左右。栽后,每亩施细粪土或堆肥混合草木灰300-350公斤,以盖住苓子的节盘为度,并加入碳肥、微生物有机肥用于改善土壤。然后盖1层谷桩或稻草,以免晒死或暴雨打实泥土影响出苗。

三、田间管理

1、苓地管理 惊蛰前后出苗。苗高10-12厘米时,进行除草、疏苗、松土、施肥。疏苗时,选由粗细均匀、长势良好的茎杆8-12根,余者全部拔掉。谷雨后中耕除草、追肥(来源于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及巴彥淖尔市德源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肥)。中耕要浅。每亩每次用猪粪水2000-3000公斤,菜饼100公斤左右混合施。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防旱,防洪,防倒伏,防兽、畜践踏等工作。

2、坝区川芎地管理 ⑴补苗:在第1、2次中耕除草时选阴天,挖取"扁担苓子"或"封口苓子"补苗。补苗时应带土移栽,补后浇水,以保证成活。⑵中耕除草:一般中耕除草4次。栽种15天左右揭去盖草,进行中耕浅除。过20天后进行第2次,松土比第1次稍浅,以免伤根。再过20天后进行第3次,但只除草不中耕。翌年1月中、下旬,茎叶枯黄时进行第4次。中耕除草,并将行间泥土盖于畦上,保护根茎过冬。⑶追肥:一般在前3次中耕除草后各施1次。第1次每亩用猪粪水1000-1500公斤,加水3倍及腐熟饼肥25-40公斤,混合均匀淋穴。第2次每亩用猪粪水1500-2000公斤,加水2 倍及腐熟饼肥30-50公斤,施法同第1次。第3次在霜降前用猪粪水2000-2500公斤,加水1倍混施,2-3日后再用腐熟饼肥45-60公斤、草木灰100-125公斤、堆肥或土肥250-300公斤,弄细拌匀,施于植株基部,覆土盖好。有的产区还在翌年早春,视苗势增施1次春肥,每亩用清淡猪粪水1000-1500公斤,加水2倍,淋穴,以促进生长,提高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 根腐病:俗名"水冬瓜"。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多发生于生长期和收获期,危害很大。发病后根茎内部组织变成黄褐色,严重时腐烂成水漩状,并散出特异臭味;植株调萎、枯死,产区称"穿黄裙"。病株一般不成片。防治方法:挖取抚芎时,剔除"水冬瓜",选留健康植株;选高燥地势栽种;生长期注意排水;发病后立即拔除病株;及时采收加工;

2、虫害 地老虎:又名地蚕、乌地蚕等,为鳞翅目夜蛾科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以幼虫危害,咬断根茎。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灯光诱杀成虫.

五、收获与加工

小满后(5月下旬),川芎完全成熟,即开始收获。在晴天用双齿耙将全株挖取,割去茎叶(茎叶可留在田里作水稻肥料),抖去泥土,在晴天晾晒、堆放、发汗12小时,再反复晾晒8次。晾晒好后即筛选、除泥、除苓珠即为商品川芎,打包成件。

六、川芎的作用用途

性味与归经: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气香升散

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癓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


网站地图